“县”作为郡县制下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划,其县委大院不仅是党政机关的办公场所,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场地。县委大院的开放程度和朴素状态,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服务群众的积极性,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。
2025年春天,澎湃新闻推出专题报道,记录那些或朴素或向人民敞开怀抱的县委大院。今天介绍的是安徽蚌埠固镇县委大院。固镇县于1965年7月建县,是安徽省最年轻的县之一,但拥有4600多年的建城史。这里曾见证垓下之战,“四面楚歌”“霸王别姬”等历史典故流传至今。
建县以来,固镇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步,从传统农业大县成长为皖北地区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。尽管有财力搬迁或新建县委大院,但历任县委将资金投向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事业。固镇县委大院依然坚守在建县时修建的平房里,没有宿舍、食堂,甚至没有独立卫生间。
固镇县委大院内有东西对称的办公平房10排,现存9排。这些青砖青瓦红柱的建筑见证了固镇的发展历程。虽然经历了修整,走廊地面仍出现裂缝,红漆木柱也有所剥落。有限的办公空间需要智慧腾挪整合,许多单位共用同一排平房。2011年,该大院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多年来,固镇县委大院进行了消防、园林、供电、防水等工程的提升改造,办公环境有了显著改善。县委大院内的主要道路改为水泥路,中轴水泥路和每排平房前的道路构成了大院内的道路系统。
固镇县委常委的办公室布局简单,添置的基本办公家具使室内显得拥挤。由于当年建造时未设计独立卫生间,历任县委书记和其他常委需前往公共卫生间。尽管如此,工作人员表示工作环境优美,绿化和空气都非常好,大家感到舒心。
固镇县委大院对外开放,市民可以骑电瓶车通过大院内的中轴路。节假日和下班时间,市民还会来此锻炼、赏花。这种平易近人的氛围让干群关系更加融洽。
固镇在民生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,特别是在教育方面。固镇高考一本达线人数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,并率先通过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验收。固镇一中新校区投入6.5亿元建设,硬件条件达到省内一流水平。此外,县政府还与阜阳师范大学合作,改善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。
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。2024年固镇县民生支出达43.3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0%以上。艰苦朴素不是目的,评价地方党委、政府的政绩在于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。固镇的实践生动诠释了这一道理。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