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达证券:A股震荡时间或拉长 关税冲击影响有限。信达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,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影响较大,但对A股指数可能只会是一次性冲击。A股牛市是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、房地产去杠杆周期以及各行业去产能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出口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,关税冲击可能会延长始于去年10月以来的震荡时间,但大概率不会直接终结牛市。例如2013年钱荒和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,虽然冲击大,但由于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已经反转,股市并没有跌回熊市,只是调整到震荡区间下沿后继续上行。
主要证据显示,2020年初新冠疫情冲击期间,大部分行业都处于较好的产能格局位置,尽管对居民生活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影响较大,但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和A股指数的角度来看,时间较短。2018-2019年中美贸易冲突期间,熊市出现在2018年,而2019年出口数据真正下滑时,对股市的影响已经很小。这是因为2018年国内去杠杆导致社融明显下降,2019年去杠杆结束,社融企稳回升,股市走牛,说明国内经济周期的力量比出口更重要。
短期来看,关税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影响较大,但对A股的影响可能有限。上一次影响全球的宏观事件是新冠疫情,对全球所有国家和行业产生了较大冲击,但期间美股跌幅远大于A股。从股市层面看,2015-2018年间移动互联网泡沫破灭、金融去杠杆等事件使国内股市大部分行业经历了去泡沫、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周期,股市整体估值较低。2020年初新冠疫情冲击期间,大部分行业处于较好产能格局位置,尽管对居民生活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影响较大,但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和A股指数角度看,时间较短。这表明,如果国内各行业本身产能周期和A股牛熊周期处于较好位置,黑天鹅式利空冲击往往较为短暂。
中期来看,出口影响小于国内经济周期的力量。2018-2019年,股市调整主要出现在2018年(贸易摩擦前期),2018年底至2019年出口数据真正下滑时,对股市影响已较小。同时,观察国内去杠杆过程,2018年社融大幅下降,股市熊市,2019年社融企稳回升,股市走牛,再次证明国内经济周期力量比出口更重要。鉴于之前三年地产下降周期逐步进入尾声,预计2025年国内稳增长持续发力,国内经济力量逐渐增强,这对牛熊市的影响比出口更重要。
长期来看,技术、劳动力和资本的最优组合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,自由贸易或贸易保护只是实现最优组合的一种方式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通过融入全球化成功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。回顾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各国经济发展,有些国家并不是通过传统自由贸易崛起,而是通过移民、海外殖民地扩张等方式发展起来。不管通过什么方式,只要能完成技术、劳动力和资本的更好组合,都能促进经济发展。鉴于中国经济制造业的优势明显,已经度过完全依赖出口启动经济的阶段,在当前环境下大概率可以做到进退有度。
短期A股策略观点认为,关税冲击会延长震荡时间,但大概率不会改变牛市趋势。A股牛市是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、房地产去杠杆周期及各行业去产能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出口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。关税冲击会延长始于去年10月以来的震荡时间,但大概率不会直接终结牛市。例如2013年钱荒和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,虽然冲击大,但由于股市政策和估值周期已经反转,股市并未跌回熊市,只是调整到震荡区间下沿后继续上行。
2024年10月以来的震荡期,市场风格偏向小盘低价策略,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流动性充裕但盈利较弱,投资者偏向博弈性风格。历次牛市(如2005-2007、2014-2015、2019-2021)中,无论是否由盈利驱动,低价策略在指数大幅上涨后期至震荡初期都有较强超额收益。一旦市场进入震荡后期,低价策略大多失效,指数新一轮中枢回升通常不是由低价策略带动。
对于大小盘风格,牛市期间每次震荡大概率是大小盘风格转变的拐点。震荡结束后,新的上涨波段大概率与之前的风格不同。例如2020年7-9月震荡期前的4-7月,市场风格偏小盘,但2020年8月至2021年初风格转向大盘。2014年至2015年1月震荡期间的2014年9-12月,市场风格偏大盘,之后2015年1-6月风格转向小盘。当前来看,市场震荡末期,在新一轮上涨之前,大概率会提前观察到风格转向大盘。建议成长内部转配港股互联网,价值内部关注指数权重(银行)和破净类价值股(钢铁)。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