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挥动关税大棒的那一天,美股神话随之破灭,亚太股市也纷纷闪崩。标普500指数单日暴跌4.88%,纳斯达克指数重挫近5.2%,道琼斯指数同样未能幸免。市场恐慌的不是跌幅,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。
特朗普宣布了一个所谓的“解放日”,声称要解放美国制造业,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10%的关税,特别是对中国和越南,分别加征至70%和46%。这一举动导致资金大规模出逃,市场陷入极度恐慌。
特朗普还暗示股市大跌是他的故意之举,称这是一场经济革命,尽管艰难,但最终会为美国带来胜利。然而,市场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不信任。
过去,美股被视为资产避风港和资本印钞机,无论在哪个国家,只要有闲钱,都会投资几股苹果或谷歌,躺着赚钱。但这一天,闭眼买美股的信仰开始崩塌。市场意识到,如果全球反击美国、限制美企、打压美元体系,那么美股的全球化红利将被反噬。
过去十年,全球资金的底层逻辑是闭眼买美股,即使对经济一窍不通,定投标普500或纳斯达克也能大概率实现财务自由。美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股市,它赚的是全球人民的钱,可以看作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分红机器。
以苹果为例,其手机在印度和越南组装,卖给全球中产,抽开发者税,利润却落在加州账本上。谷歌广告系统无处不在,每次点击都要向硅谷支付几分钱。微软则通过操作系统和云服务收取软件税,不论你在非洲开店还是北欧当工程师,都逃不掉它的收费。
正是贸易全球化帮助苹果、谷歌等公司成长为科技巨头,他们靠掌握平台、制定标准、控制服务定价权获利。这套商业逻辑在于无限收租模式,产品成本随时间接近于零。每当全球出现风险,资金就会涌向美国。美联储的一句话,全球股市都要跟随。
美元是全球流动性资产,美股是流动性最愿意去的地方。投资者普遍相信美国监管透明、司法独立、政策相对可预期,不会突然封杀或没收资产。因此,美股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第一选择,依赖全球供应链、劳动力和市场,由美国制度和美元信用支撑。
然而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这一平衡。他声称此举是为了制造业回流和美国再次伟大,但美国经济的根基已不再是工厂工人,而是程序员、律师、银行家和算法。对方反击的是云服务和广告平台,首先受到冲击的是硅谷和华尔街。
中国迅速反制,对美国加征34%的关税,并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调查。欧洲也开出1.5亿欧元的苹果罚单,并重新审视美企在欧盟的税务安排、市场准入和数据合规性。这种温和而持久的反制措施针对的是美国公司的运营模式。
如果各国收紧篱笆,数据采集受限,税收增加,原本畅通的利润输送链条可能断裂。届时,那些高市盈率的科技公司能否维持高增长和高估值就成了问题。
特朗普加税的本意是让美元贬值、减轻债务压力,但结果可能把最赚钱的巨头推上各国复仇的靶心。资本害怕的是这种不确定性。华尔街无法预测特朗普的逻辑,资金已经懵了,美元、股票、石油和黄金都在下跌。
过去被视为定海神针的科技巨头现在成了风暴中心的高危资产。资本只讲预期,只要世界不再相信美国的游戏规则,资金就会疯狂出逃。资金不敢押注美股,可能会流向更中立的地方,如墨西哥、印度、印尼,甚至是黄金和国债。能源股可能比科技巨头更具抗跌性。
特朗普的行动打击面广且不留余地,他或许真的想把产业链带回美国,唤醒制造业,但过程会非常痛苦。美国依靠全球扩张撑起估值的科技巨头,可能会沦为关税政策的牺牲品。当一个国家把全球化视为威胁而非资产时,很难继续享受全球资本的溢价。美股的黄金时代可能真的要结束了。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