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10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多数国家实施“暂停征收关税90天”政策,美股应声暴涨。然而,这场资本狂欢背后,特朗普高调炫耀“有人单日狂赚25亿美元”的言论,却将舆论场推向了另一重风暴——
一场“精准踩点”的资本盛宴
根据特朗普在社交媒体“真相社交”的发言记录,他于4月10日早间发布两条关键推文:先是呼吁投资者“在股价低位时买入”,随后正式宣布暂停关税决定。这一时间差直接点燃市场情绪。纳斯达克指数单日暴涨12%,创2008年以来最大涨幅;道琼斯指数飙升逾2800点,标普500指数涨幅达9.5%。科技股成为最大赢家,苹果、英伟达等巨头股价涨幅均超11%,特斯拉等企业市值一夜回血千亿美元。
市场分析人士亚当·克里萨富利指出,此轮反弹源于“超跌修复”与政策不确定性的暂时缓解。此前,贸易战阴影已导致标普500指数四日累计跌幅超20%,投资者情绪濒临冰点。然而,这场“救市”狂欢的代价是政策反复性被进一步放大。“债王”比尔·格罗斯直言:“美股价格竟取决于总统前一晚是否睡得好,这种波动性令人胆寒。”
“内幕交易”疑云与政治攻讦
特朗普在政策公布后高调宣称“有投资者单日获利25亿美元”,这一赤裸裸的炫耀迅速引爆舆论。民主党议员直指其行为涉嫌“市场操纵”,要求彻查白宫是否存在提前泄露政策信息的可能。美国散户论坛Reddit上,愤怒的网民嘲讽:“如果你在白宫工作却没成亿万富翁,那你就是个傻瓜!”
争议焦点在于特朗普的“喊单”行为是否构成权力滥用。早在4月8日,一则关于“暂停关税”的谣言曾导致美股7分钟内暴涨2.5万亿美元,虽被证伪却未引发抛售,显示市场对政策转向的高度敏感。
此次特朗普亲自下场“指导”交易,更被质疑将国家政策异化为个人政治资本。白宫发言人虽辩称“总统有义务提振市场信心”,但连共和党内部都担忧此举可能动摇投资者对政策稳定性的信任。
昙花一现的“喘息期”与长线隐忧
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紧急澄清,此次暂停仅适用于“对等关税”,钢铁、半导体等关键行业的惩罚性关税仍将维持。分析指出,90天窗口期实为谈判筹码,若各国未能满足美方要求,关税可能卷土重来。这种“政策悬崖”导致企业不敢轻易调整供应链,市场乐观情绪或难持久。
更深层矛盾在于特朗普贸易政策的“双刃剑”效应。其力推的高关税虽短期提振美股,但长期推高美国消费者成本。据测算,若全面实施60%对华关税,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1700-2600美元。沃尔玛等企业早已警告,关税成本终将由普通民众承担。这种“劫贫济富”的逻辑,与特朗普宣称的“让美国再次强大”形成讽刺性反差。
结语:狂欢背后的制度性拷问
当一国元首的社交媒体账号成为左右资本市场的“超级杠杆”,当政策制定与个人政治表演的边界日益模糊,这场“暂停关税”闹剧暴露的不仅是金融监管漏洞,更是现代民主制度对权力制约的失效。市场或许会为短期利好欢呼,但若政策制定沦为“推特治国”的赌局,经济复苏的根基终将动摇。正如网民所言:“今天赚25亿的人,明天可能因一条推文血本无归。”
有话要说...